正规炒股配资杠杆平台 全国超六成GDP增量产自59城 深圳何以超京沪居“强城”之首|指数里的深圳⑨
发布日期:2024-09-03 09:58 点击次数:142
(原标题:全国超六成GDP增量产自59城 深圳何以超京沪居“强城”之首|指数里的深圳⑨)正规炒股配资杠杆平台
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陈思琦 深圳报道
以GDP5000亿元为大城的门槛、强城的起点,2023年全国共59座城市“入围”;经劳动生产率、土地生产率、资本生产率、每万人发明专利授权量、人才比例等10个指标体系评估,深圳超过北京、上海,在59个“强城”中位列第一。
日前,由上海交通大学深圳行业研究院、中国发展研究院联合编撰的《2024中国大城强城指数(第2版)报告》(以下简称“报告”)发布。
据上海交大安泰经管学院教授、深圳行业研究院研究员陈宪介绍,中国大城强城指数于2022年6月首次发布,聚焦城市经济的效率、实力、潜力以及民生状况,旨在对城市GDP排行榜进行补充和完善。
报告提出,中国经济发展已进入“强城时代”。在GDP规模上,2023年59座强城GDP占全国GDP比重达57.5%;59座强城对全国GDP增长的贡献率达60.48%,即全国超60%的GDP增量由强城产生。
再看具体城市表现,报告排名前十的城市分别为深圳、上海、北京、杭州、广州、南京、武汉、苏州、宁波、无锡。
其中,深圳从上一轮排名第三跃居第一,资本生产率、每万人发明专利授权量、百亿元及以上市值企业个数、城市数字化发展水平、人均可支配收入、人均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等指标排名前列,其中资本生产率位居第一。
(中国“大城强城”前十位。图源报告,下同。)
经济资源向“强城”集中
“人从农村集聚到城市,从小城市集聚到大城市,从城市的外围集聚到中心城区。”
这是上海交大安泰经管学院特聘教授、中国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陆铭在《向心城市》一书中总结的人口流动三大趋势。
城市的“向心性”,在此次大城强城指数报告中尤为显著。
从GDP规模分析,强城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增长极。2023年,59个强城GDP占全国GDP比重达57.5%,较2021年上升0.29个百分点。其中,GDP规模排名前5的强城占比稍有下降,前20的强城占比变化很小,整体占比的提高主要由后39座城市贡献。报告由此提出,经济资源正在向强城集中,强城内部资源也在快速流动。
从贡献率看,2023年59座强城对全国GDP增长的贡献达到60.48%。其中,GDP规模前5强城的贡献率为14.2%,前40强城贡献率达到51.73%,意味着一半以上GDP增量在前40强城产生,强城发挥着拉动中国经济发展的“火车头”作用。从拉动率上看,相比2021年,全国GDP增长9.69%,强城拉动了5.86个百分点。
从人口和就业数据看,强城的承载力可观。2023年,59座强城的常住人口占全国人口比重达到39.95%,意味着全国近四成人口在强城学习、工作、生活。强城常住人口之和占全国城镇人口比重达60.38%,以强城城镇化率平均值为80%估算,预计强城城镇人口占全国城镇人口的比重在50%左右。
具体看就业人口,59座强城的就业人口占全国就业人口比重达41.21%,超过常住人口占比,说明强城的劳动参与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。全部强城就业人口占全国城镇就业人口比重达64.88%,同样以强城平均城镇化率为80%估算,预计59座强城容纳了全国城镇就业人口一半左右。
报告还从城市群视角进行统计。其中,长三角城市群拥有强城数量最多,共19个,进入前十的6个,分别为上海、杭州、南京、苏州、宁波、无锡。山东半岛城市群、珠三角城市群、长江中游城市群紧随其后,分别拥有6个、5个、5个强城。
再看2023年城市群内强城GDP之和占全国GDP比重,排名最高的城市群为长三角、珠三角、京津冀,比重分别为18.23%、7.56%、6.12%。
深圳跃居“强城”之首
相较2022年6月的第1版报告,第2版在评价指标上做了优化调整,增加4个指标,调整1个指标。
具体来看,报告增加“百亿元及以上市值企业个数”以反映企业家和管理要素的贡献;增加“城市数字化发展水平”反映数据要素的贡献;增加“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”反映城市环境质量;增加“人均一般公共预算支出”反映城市公共服务。同时,用“人均可支配收入”替代“人均GDP”,更直接地反映城市民生水平。
根据调整后的指标体系,深圳从上一轮排名第三位跃居第一,超过了北京和上海。
细分来看,深圳在“资本生产率”指标上排名第一,“每万人发明专利授权量”指标排名第二,“百亿市值企业数量”“人均一般公共预算支出”“人均可支配收入”三项指标排名第三。
(深圳、上海、北京10个指标得分情况)
报告发布当日适逢深圳1-7月经济数据出炉。1-7月,深圳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.5%,进出口总额实现接近30%的增长,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仅录得1.2%的小幅增长。
陈宪评价道,深圳已拥有中国“工业第一城”“外贸第一城”“战新产业第一城”等标签,人才、资金、技术等创新要素汇聚,形成了成熟的创新生态“雨林”。下一步,深圳应迈向“以生活留人”。
“除了商品消费,深圳还要重视服务消费,这就要求消费者有享受服务的时间,有钱也有闲。一方面正规炒股配资杠杆平台,深圳应改进加班问题,让市民有充足的消费时间;另一方面,就像上海有迪士尼,深圳也要引入更多高质量的旅游资源,真正建设成为世界级的消费中心城市。”陈宪说。